top of page
台灣智庫

林佳龍/從產業最適棲息地理論 看數位新南向的包容性新思維

林佳龍/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

印太地區重回世界舞台上的台灣進入一個關鍵時代,這個關鍵性涵蓋了地緣政治與國際經濟兩個面向,而台灣問題已經國際化,從過去的兩岸關係轉變為印太整體戰略下的一環。當我們擘劃台灣未來發展藍圖,必須將世界格局變化納入戰略思維。隨美、中全面對抗牽動世界局勢,國際上對台灣的定位逐漸從過去的模糊戰略轉向清晰,台灣應該順勢而為,爭取國家最大利益,而新南向政策,就是一個具體的行動。


南向政策始於李登輝前總統的一九九○年代,蔡英文總統則在二○一六年提出新南向政策,然而台灣的產業結構與競爭力,在兩次南向政策的時空環境下有所不同。一九九○年代的台灣產業創新力並不特別受世界矚目,受的是傳統雁行理論的指導,必須因應廣場協議後台幣大幅升值的推力,與開發中國家要素價格均等化的拉力;二○一六年時的台灣產業則已歷長足發展,不但國內製造業已經逐步服務業化,國際市場需要台灣輸出的高附加價值產品,也朝向跨技術整合的系統產品邁進。


但就在這短短的幾年之間,世界局勢又變了。二○一八年後美、日主導的印太戰略架構開始形成,除與中國在關鍵科技上採取「小院高牆」的堅壁清野策略外,在供應鏈管理與數位科技應用上,也採取乾淨網路的橫切式策略,確保美國的非傳統安全利益。


台灣智庫曾經在二○一四年提出城市為主體,促進次區域經濟整合以推動新南向政策,當時側重於地緣政治的角度,今則在國際經濟的新需求趨勢下,提出數位優勢奠基的新南向二.○戰略。其特徵為跨領域的系統產品,不但運用矩陣創新方式達成,且數位科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加上資訊安全,將成為台灣區隔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重要利基,讓台灣產業加速服務化與國際化。


此外,若能掌握契機,數位新南向戰略亦能對國內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帶動質變。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曾提出技術拆解重組的創新理論,若將這種動態協作用生態學來比喻,就像一個好的棲息地,能夠讓各物種在其中共存,共生,並持續相互演化。因此新南向的數位契機,不但是國際市場腹地的擴大,更帶動多元在地需求的刺激,因此能夠創造一個新的棲息地,讓台灣北中南三個科學園區所輻射擴散的產業聚落,找到更大的國際舞台,長期練兵與優化轉型。


然而,這種以生態學形容的產業棲息地理論,其居民(Inhabitant)不會僅限於台灣業者,更包括印太市場的當地產業,因此有助於台灣深化印太地區的多邊與雙邊關係,建立「包容性」的人本主義價值。這樣的戰略思維,建立在台灣企業的「凝聚力」與當地國之間的「認同」(identity)。因此,我認為台灣新南向政策的成功關鍵,是以「包容性」為基礎的經濟合作,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加深、加廣當地市場的胃納量,以利長遠帶動國內業者的國際化發展。


這樣的戰略,自然不會是容易之事,並與以往傳統雁行理論,建立銷往歐美市場的同質性來料加工生產基地,大異其趣。印太諸國的社會結構與利益所在不同,數位新南向戰略,未來必須在考量各國的異質性下,在「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以及「智慧城市」等領域中,尋找既有關鍵共通,亦可客製化加值的數位應用商業模式,且同時與當地產業「共創」與「共好」,才能可長可久。相信這不會是單純的貿易推廣政策所能畢盡全功,必須要在旗艦型的關鍵個案合作上,單點突破,實踐落地投資,打開局面,才能夠形塑與延伸台灣產業的國際產業棲息地,並包容性的嘉惠國內與在地的傳統產業。


原文轉載自自由評論網

Related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