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思想坦克

【台灣智庫】思想坦克:中國不承認海峽中線的國防與戰略意義


圖片來源:國防部/作者提供

與停戰線的國際實踐比較,台灣海峽中線的劃設先是美軍單方劃設,其後為台灣政府單方劃設。中國方面基於政治原因,從未明示接受海峽中線。就規範的細密程度,海峽中線僅為一條線段,並無緩衝區的設計,也沒有國際或第三方監控。但這並不是說海峽中線沒有規範效力。相反的,海峽中線的規範效力來自相關方的默示接受。

由實力支配原則到「默契」

前已述及,海峽中線的原始目的僅是界定美軍協防台灣的西向範圍,由美國劃設也僅約束美軍。對於台灣與中國兩方,海峽中線的制空權與制海權實際上一向受實力原則支配,而早期擁有制空權與制海權是台灣方面。自1940年代末起,台灣在台灣海峽執行「關閉政策」,中國船隻必須繞行太平洋南北航線。1974年1月,西沙海戰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增援南海艦隊,其船艦始第一次在台灣海軍的監控下通過台灣海峽。到了1979年,中國大陸貨輪在台灣海峽復航;1983年底,中國大陸客輪通過台灣海峽。但中國船隻大抵以在海峽西側通過的方式航行。1992年11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印發《關於我商船航行以台灣海峽問題的批覆》,回復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的請示,並要求:「1,大陸商船通過台灣海峽時可自行選擇航線。2.不要進入海峽中線以東海域和國民黨占駐島嶼10海里內以內的海域。」

在海域的航行上,中國方面實際上接受了海峽中線。

在空中的飛航部分,如前所述,早期台灣的空軍有實力飛至中國大陸沿海區域執行任務。1958年9月24日,雙方空軍戰鬥機爆發空戰(九二四空戰),雖然公布的戰果各說各話,但發生的地點在浙江溫州灣上空,即為例證。直至1990年代,台灣方面仍有軍機越過海峽中線抵近偵察自蘇浙一帶至粵瓊一帶的中國大陸海岸線。其後,一方面因為解放軍空中武力的進步,另方面據說因為李登輝總統發表「特殊兩國論」後中國軍機在1999年7月跨越海峽中線,我方因為美國的壓力而退守海峽中線。中國方面除了零星的事件外,20年來也未有飛機跨越海峽中線,可認為雙方及國際間都接受軍機不超越海峽中線是「既有的秩序狀態」(status quo)。

因此,海峽中線雖然沒有堅實的國際法地位,但透過相關國家的實踐,已被接受為維持台海和平現狀的軍事武力警戒線。其規範效力來自相關國家的接受(中國至少是默示接受),及其確信海峽中線為台海和平維繫所必要。

(以上摘錄自思想坦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