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信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壹、問題意識
一、產業發展、長期經濟成長與在技術性勞動力的供需調整
由於在人力素質與勞動供應,兩者之間存在不完全的替代關係;也就是說,更好的教育養成和更前衛的投資,也不盡能補齊人力供應與市場緊密化的缺口;遑論台灣人口老化快速,還會導致消費意願的衰減,尤其在耐久財的購買與在醫療、救濟的支出增加,因而阻斷國民會計帳內的投資形成與生財資本項的積累。
二、在全球轉進與大國搏奕下,台灣必須經營的區位優勢與國際鏈結
中、美衝突的激化與生產鏈重組的殷殷召喚,都讓企業升級與國際化,尤其在高端製造領域與海外市場的加值開發,端賴研發和深耕異國,才能拼出一條血路。最為迫切的是確保台灣產業的人才取得,以及未來在碳中和的成本攤派與最低稅賦制,有充裕的承載量能。
貳、具體主張
一、以公、私協力的概念,攜手規劃和做好長期投資
政府與企業若能以公、私協力的概念,攜手規劃和投資在提升人力素質和具有知識積累的社會性資產,也就是以無形資本來提振台灣勞動生產力;同時,要做好這一類無形資產的生產運用與銷售定位,特別能在類似情境與文化背景的國外市場長期深入,那麼在這方面的人才投入、生產意願與獲利想像,都會隨之增加的。
二、人力素質與支持跨文化的家庭和諧,才能有社會共榮
以移民來緩解少子化危機,關鍵之處是如何維持人力素質與跨文化的家庭和諧;尤其是在外籍人才與移民招募上,若能搭配產業需要和給予企業較大的自主發動權;同時,積極發揮台灣在技職教育、實驗教育和高教研究的相對優勢,以協助企業做好招攬和育才的工作。
參、政策建議
從上述的問題探討、衝突目標的釐清與公、私協力的規劃主張,面對未來十年關鍵挑戰期所可以有的具體做法,我們建議職司部門亦能屏除本位意識,從以下幾個方向聯手作擘劃和積極推動:
一、於此少子化與高齡社會的國安層級推演,問題思考與政策主張,都應著重以下的深入探討與確認主要歸因:
1.確認生育意願在跨世代與在年齡增長之後,所可能有的態度變化與差異成因。
2.關於適婚年齡卻仍舊選擇不婚,可能的成因影響與社經條件面的解析。
3.找出台灣在跨時期和在與東亞跨國之間,總生育率所可比對的適當基準。
二、在中、美對峙下,企業主動調整目標市場,並能突破升級瓶頸;同時深耕其在東亞區位內優勢並擴大國際鏈結。因此,以企業的國際化需要,做為移民政策的根本思考,包括引入企業在海外聘僱人才到台灣總部,接續做好知識交流與跨國人力的融合。
三、研修中的法律與修法檢討,皆應納入企業攬才舉薦和發動時機;同時,就國家發展的藍圖和重大需要,逐一確認關聯產業、國外目標市場與技術人才的優先順位。
1.在移民法、國籍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就業服務法等的攸關條款和項目內,促成企業引進移民,以確保人力素質和產業加值的持續提升。
2.具國際能見度的外資業者與台灣廠商,有必要提升其從校園內選材招攬和參與關注,例如:設置給來台留學生的外商獎學金。
四、台灣的地理優勢與在高教領域的社會投資和研究能量,一直是鄰近國家的標竿!若要與全球競逐人才,那麼高教國際化或許是台灣最應該超越的方向。畢竟,招收一流學生除了有吸引優秀師資與進行跨國實驗室的研究交流;更能確保企業在日後轉移方向國際化時,能有完整的人才梯隊、育才考核與長期所培養出的信任與聘用關係。
1.開放外國大學到台灣來設分校,並允諾其有在教學行政與施教方式上的充分自主權。
2.台灣各級學校與海外姊妹校,學生來源也能從現行的單向輸出,擴大為雙向流動來做進行和獎勵。
3.建立好國際級的校際大聯盟,有助於取得尖端研究的接洽,從而能做好接引和持續取得技術外溢來源的管道。
五、面對未來十年,台灣扶老比的進一步惡化,將步入日本社會現狀。因此,延後職場退休和延遲請領年齡,像是逐步延後到67歲;和願意進一步接納異國婚姻的發生,無論在樂齡常青的樂觀態度,以及養成社會的包容接納,都必須多管齊下來進行,包括要透過教育體系做觀念傳播和能有必要的修法配合,。
六、外籍人士的聘用管理和修法鬆綁,法律瓶頸和以人才為技術介面的取得,終究要搭配做大開、大闔;關鍵成敗則在於台灣能否在技術領域持續深入?可喜的是,現下一般勞動力的取得和外籍人士依親的開放程度,大抵能維持良好流動與監管紀律。在這些個移民管理和實務經驗的總結,必須滾動檢討、擷取精華,與在政府各相關部門之間,做好即時且深入的交流推廣。
七、誠然,企業的區位選擇與在地的市場融入最是關鍵;因此,海外人脈經營與移民招收,華人終究會占多數。這個部份確實無從逃躲、只能誠實以對。不過,擴大開放僑民與外籍人士來台,個別中小企業的引進還必須由產業協會受理過篩。如此一來既能確保引進的是專才;更有對應上的工作保障。自然,讓台灣中小企業的業務,有跨國落地生根與勞雇方的交相強化,才是政策目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