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中國解放軍火箭軍及海空軍對台威脅及因應研討會」 - 新聞稿
- 台灣智庫
- Sep 2
- 3 min read
Updated: Sep 5

台灣智庫舉辦「中國解放軍對台威脅與因應」研討會
全面剖析解放軍威脅與台灣防衛因應!
近年中國解放軍持續升高對台灣軍事壓力,台灣周邊情勢日趨緊繃。台灣智庫於2025年9月2日(星期二)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中國解放軍對台威脅與因應」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軍事專家、學者與政策研究人士,針對解放軍可能的攻台模式及我方因應之道進行深度探討,並規劃四場次,分別聚焦火箭軍、空軍、海軍,以及網路與電子戰等四大面向,系統性檢視解放軍可能的攻台模式,進而提出政策建議。
自2016年以來,中國解放軍大幅升高對台軍事壓力,兩岸局勢日益緊繃,從最初的「繞台活動」,逐步升級為「擾台行動」,並在2022年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於台灣周邊實施前所未有的實彈演習,部分區域甚至進入台灣周邊12海里之內。2023年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後,中國再度藉機發動「聯合利劍」軍演,42架次軍機飛越台海中線。2024年則接連於總統就職及國慶期間,實施模擬封鎖台灣的「圍台演練」,一連串軍事行動,凸顯中國以武力逼迫台灣的意圖已日趨明顯。根據美國印太司令部與多個國際智庫評估,中國解放軍可能於2027年前後具備全面攻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一場「有形戰爭」的威脅,更已經是一場持續進行的「無形戰爭」。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使國軍與海巡疲於奔命,讓台灣面臨「有形戰爭」與「無形戰爭」的雙重壓力。
而本次研討會核心議題,以「資訊認知戰」、「聯合封鎖」、「聯合火力突擊」、「聯合登島作戰」為可能攻台模式,設計四篇專題論文,環環相扣,對應解放軍各軍種作為:第一場次「中國解放軍網路與電子戰對台威脅」,由王清安上校發表,深入分析解放軍網電部隊、國安駭客及民兵如何遂行網電攻擊,並探討其「軍民融合」戰略下的滲透與癱瘓行動。聚焦解放軍如何企圖在戰爭初期奪取資訊優勢,癱瘓台灣的指揮、通訊與監偵系統;第二場次則是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高志榮發表的「中國解放軍火箭軍對台威脅與因應」,剖析解放軍火箭軍對台可能展開的多波飛彈攻擊,並提出國軍在防空與源頭制壓方面的因應建議。
第三場次直接切入「中國空軍對台壓力戰與面臨之挑戰」,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宋文溪發表,檢視解放軍空軍如何在飛彈攻擊後持續消耗我方空防力量,以奪取制空權。最後第四場次「中國解放軍海軍與登陸作戰對台之威脅」,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勝凱發表,探討解放軍海軍在兩棲/三棲作戰中的可能行動,以及國軍應如何強化反登陸作戰準備。
本次研討會中,專家學者交換彼此的研究觀點,並和現場來賓進行交流討論,知識、時事交錯的研討過程,讓整場活動增添光彩。台灣智庫長期關注台灣發展,近年來也成立中國研究小組,不定期舉辦座談會,也出版了數本政策研究叢書,未來也將持續關注各種議題,作為國內外產官學界參考。
新聞聯絡人:曹雄源 少將 電話:0988-304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