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台灣智庫

林佳龍、呂曜志/資本市場新南向將構成國家重要戰略的一環

林佳龍/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 呂曜志/台灣智庫執行長、台北海洋科大副校長

數位新南向的精髓,是透過台灣製造業在過去半世紀的全球化基礎,推動數位與綠色轉型,帶動以終為始的製造業服務化,促進相關系統整合服務的國際化,並透過服務業貿易的四種模式,持續擴大台灣的經濟成長與就業機會,並站穩台灣在印太戰略上的關鍵地位。這其中,資金扮演了上述模式是否能夠成功落地並壯大的關鍵,而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又處於決定性角色。



圖片來源:pixabay


在這一系列的討論過程中,台灣智庫一直強調製造業既有的實體製造部分,要採取高度在地化的策略,實體製造所需資金與人才,必須來自於新南向市場的當地市場國,其所產生的資本報酬與薪資,應由當地企業家與勞工所共享,也就是我們一再說明的BOL(Build-Operate-Localizatio)模式。但從創業與產品創新的生命週期觀點,在地國資金所進入的時間點,通常不會在業務發展的前期,因此來自系統輸出母國的資金與技術人才策略,才是決定是否成功落地的關鍵。


過去台灣在資本市場沒有國際化之下,國內相對低利率的資金環境,很難對系統整合海外輸出發揮流暢且關鍵的效益,原因在於銀行業與保險業由於徵信上的成本與產金分離的原則,無法對以製造業為核心的海外系統整合服務商提供「低利率且低交易成本」的「雙低」資金。


然而直接金融卻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其中又以證交所等資本市場的國際化至為關鍵。其初步做法是先加強在重點新南向國家的業務與監理網絡,特別是監理網絡部分,需要與國際信貸評比與會計機構加強合作,建立國際化的監理標準,其後從台灣前往新南向國家佈局數位系統服務的業者,不論是在台灣已經存在的上市櫃公司,或者中小企業所合資成立的國家隊,都可以以新設公司方式,採用F股方式回台掛牌籌資,同時加強公司治理與ESG的國際化。


一但有了這個最終上市的出海口管道,私募基金與創投基金等機構投資人就願意在數位新南向的佈局過程中,扮演早期投資人的角色。鑑於私募與創投也有相當的國際化DNA,可說是在第一時間就讓台灣隊轉型成為天生國際化企業(Born Global)或甚至是天生國際在地化企業(Born Glocal),而當業務上了軌道,間接金融的銀行業融資與保險業的長期資金投資,即可扮演業務加速放大階段的資金角色。


因此整體數位新南向的戰略邏輯性上,我們希望發展與實踐以新產業政策為核心,新財政與新金融為輔的《三位一體改革》。過去財政與金融是透過未國際化的方式來間接協助產業發展,然而在數位新南向政策上,有了資本市場國際化作為資金國際化的先鋒,人才國際化就會因「錢散而才聚」,台灣國家隊的意義就可以聚焦在技術整合的層次,而資金與人才的層次則往上提昇為國際隊,把印太區域國家的利害關係人鑲嵌在一起,進一步達到鞏固台灣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最終目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