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好,其實我也是常在《思想坦克》發文章的寫手。
最近常在《思想坦克》發文的孟買春秋夫婦被三十多年前的國民黨金童、前新黨希望、現媒體大咖的趙少康先生點名說是「綠營側翼」,還把《思想坦克》列為是「認知作戰一條龍」的重要機關。雖然「綠營側翼」這個封號我也被掛了不少次,還跟PTT某族群因此對幹,結果要揪他們出來對賭看誰是真的側翼時,他們的回應非常經典。
圖片來源:翻攝自趙少康臉書粉絲專頁
用人海戰術檢舉我的發文讓我被FB禁言一個星期。
最近「認知作戰」大家都很愛講。不過本來台灣就很喜歡流行一個詞然後就從大學教授到巷口賣麵阿財都很愛亂用,從之前的「奈米」到「區塊鍊」,再更早的「大數據」到中古時代的「全方位」都一樣,好像嘴出這個詞就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學問很屌,尤其在罵人的時候更有diss對方的同時抬高自己身價的妙用。但是身為一個出了五本書的作者,還是要跟大家講一下,聽起來沒有那麼高端的骨感現實。
思想坦克的稿費又不好賺XDDDDD
大家真的可以去探聽一下啦。剛好我兩三年前也常到台北上政論節目,在《思想坦克》發一篇文的稿費,真的比去攝影棚唬爛兩個小時(而且還不是全都你講話!)還要少,根本CP值超低的啦。既然寫成文章,那麼就少不了基礎求證和準備,前前後後寫手速度再怎麼快,從0到完稿也得花上半天時間。如果真的《思想坦克》是認知作戰的大本營,那「綠營」還真是笨到一點成本概念和戰力都沒有才做這種神經病苦工。
剛好,我是《思想坦克》的寫手,也同時是台灣智庫的成員。如果照趙先生講的,那台灣智庫底下的《思想坦克》,簡直本領通天的台灣錫安會。但是骨感的現實是,台灣智庫根本就是2001年成立的親綠學者團體,大家平時就是開開研討會、聊聊學術話題,講難聽點就是之前韓粉最愛罵的「出一張嘴」或是「蛋頭學者」集團啦。智庫下的《思想坦克》就大家發表文章的園地,一篇幾千塊的稿費而且還寫手眾多又一天能上的文章有限,一個星期可以上一篇的話就算很活躍到佔到別人發表空間了。
所以趙先生你告訴我一個月賺一萬多的認知作戰戰士是要怎麼生活。
剛才雖然我解釋《思想坦克》的構成不是很莊重,但是我真的很熱愛這個可以認真針砭時政月旦人物、而且讀者也都很認真在看文章的發表空間。不過熱愛歸熱愛,剛才也提到了因為在看的讀者認真,那其實另一個副作用就是「擴散力不大」。很遺憾的,在台灣不管藍綠大家愛看、愛傳的就是爽文幹話──這點在FB上幹話連篇的我非常清楚。講難聽點,我認真寫一篇分析柯市長的文章,放上按讚數還遠低於一篇百字之內的幹譙文。再加上FB本身排斥外部連結的特性,在《思想坦克》上認真寫文真的要拿來認知作戰的話,效果根本差得要命。而要突破以上這些先天困境,只有一個辦法。
(以上摘錄自思想坦克)
Comments